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助力我校智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特邀请清华大学卢滇楠教授莅临学校,开展以“AI赋能工科教学的尝试与挑战”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教务处副处长张楠楠主持,首批校级立项的40门智慧课程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AI时代工科教育的新路径。

培训伊始,卢滇楠教授以“AI时代教育教学”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生态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他指出,传统工科教育模式正面临知识传授效率不足、个性化培养缺位等多重挑战,而AI技术的深度介入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全新可能。随后,卢教授以清华大学“AI+化工”的新研究布局与实践成果为典型案例,从两大维度展开具体讲解:一方面是借助 AI 提升理论课程的深度与新知识创造能力,重构理论课程体系,突出课程融合性;另一方面是通过AI助力实践课程的创新突破与新装备创制,升级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大规模个性化项目式实践教学。

培训的最后部分聚焦“AI赋能教学思考”,卢滇楠教授与在场教师展开热烈互动。他坦言,AI在赋能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伦理、教师角色转型、数据安全等挑战——如何平衡AI效率与教学温度、如何避免技术依赖导致的思维惰性、如何保障教学数据的隐私性,都是高校推进AI+教育时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他呼吁,教师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AI作为教学创新的工具而非替代者,在坚守教育初心的基础上,探索师-生-机协同的新型教学模式。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视角前沿,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教务处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推动 AI技术与课程建设的融合,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培养学生数智思维与 兼具学习力、生产力、创新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