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及其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教师在数字化教育时代的教学能力和竞争力,学校联合学堂在线、超星平台举办了“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题培训会。
学堂在线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培训会于2024年10月21日18点30在线上举行,首先由清华大学学堂在线AI4E团队郑伟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智慧课程内涵,智慧课程在引擎层和应用层的功能场景,并演示了智能学伴等AI应用如何与我校现有雨课堂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进行联动,以及智慧课程建设流程等。接下来邀请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首批试点课程主讲教师卢滇楠教授,做《AI赋能教育教学的思考-与沈阳工业大学同行交流》主题报告,从AI重塑教育教学、AI助教建设过程、AI助教实践应用等方面与我校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同时还提到了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试点工作,以及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实现多模态教学资料的清洗和准备,强调了基座模型的质量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作用。


超星平台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题培训于2024年10月23日下午在教学楼D308举行,首先由拥有5年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在线课程设计经验、超星集团未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杰做《新时代智慧课程建设与运行》主题报告,报告中为我们指出了打造新时代智慧课程的三个关键:AI智能体、知识图谱和任务引擎,并且列举了8个AI应用场景。之后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武文颖教授开展主题为《AI&知识图谱赋能智慧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分享,从政策背景、实际案例、知识图谱建设及AI平台应用四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她系统的介绍了如何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介入改变教学设计、学习模式,并围绕人文类课程的数智化教学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东北大学康玉梅副教授为大家讲解的主题是《AI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康玉梅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智慧教育的预期效果、智慧课程的组成要件和建设思路,最后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例为大家讲解了AI赋能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对AI技术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将能够更好地运用AI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两次培训会使我校教师对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进一步理清智慧课程建设思路,提高智慧课程建设成效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为推动我校本科课程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注入了强劲动力。